非遗传承的是什么?傅连兴这样说
来源: | 作者:中叙堂全国茶叶加盟 | 发布时间: 1632天前 | 149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中叙堂携手武夷红茶(正山小种)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傅连兴,共建桐木红茶研究站。
  武夷山有十大怪,其中之一便是桐木红茶卖国外!桐木村是世界红茶发源地,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的发源地,这里产的红茶声明远扬,深受国内外茶友的喜爱


      38年前,这里就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桐木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,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,以阔叶林为主的95%植被覆盖率,山高密林落差大,日夜温差大,云雾缭绕,雨量充沛,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。



      在关内茶山上,一棵不起眼的茶树可能已历经两三百年的光景,可以追溯至清朝。这些老茶树“七分人种,三分鼠种”,山里的老鼠在冬天囤积粮食,也把茶树的种子带向了漫山遍野,茶籽萌芽,野生野长。加之桐木人的勤恳,零落的老茶树渐渐连绵成了富裕一方百姓的茶园。
      桐木村世代做茶的人很多,傅连兴便是其中之一。作为红茶世家,傅连兴说这辈子只做三件事:坚守桐木关、钻研工艺、制作红茶。

傅连兴
武夷红茶(正山小种)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
武夷红茶标准主要起草人
中叙堂红茶首席茶叶工程师 
 
坚守桐木关,只做桐木正山茶

    “我们家一两百年前就驻扎在这个地方,老祖父、祖父、父亲都是做正山小种的。” 傅连兴从小耳濡目染,12岁第一次上山采茶,18岁跟随父亲学习制茶。“在桐木村这个地方,大家都从小学习制茶,技术也代代相传。

      在不间断的传承中,桐木的茶、桐木的技术,始终保持着纯粹又真诚的匠心和匠意,并且在不断地创新。


守护桐木茶厂,传承非遗技艺


      1988年,桐木村成立了第一家红茶厂——桐木茶厂。而立之年的傅连兴进入茶厂负责制茶和业务工作。1999年,傅连兴收购桐木茶厂,开始了私有化运营。
当问到傅连兴为何决定收购茶厂时,他云淡风轻地说:“不盘下来可能这个茶厂就没了。”当时到茶厂因为市场未完全开放到原因,经营不善。收购茶厂是有压力的,但傅连兴自觉有这样的责任,也有开拓市场的信心,终归要将桐木茶厂继续办下去。
      从制茶师傅到企业家,傅连兴在市场浪潮中几经起伏,桐木茶厂不断扩大规模,时至今日,已经是第33个年头。


为世界做一杯干净的好茶

      作为武夷红茶标准主要起草人,几十年来,傅连兴总结出“看茶做茶,嫩青低看,老青高看”等独特的制茶经验,在传承正山小种传统工艺的同时,不断创新。
红茶之于世界茶文化,有着不可替代的突出贡献。面对市场,傅连兴的格局是“世界”,对于茶,傅连兴的理念是“干净”。坚守桐木关,在种植、采摘、制作过程中按严苛标准保证茶叶品质的干净与优异,为世界做一杯干净的好茶。

  传承便是这样,有坚守,有创新,还有发扬

中叙堂(福州)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忠与傅连兴老师签约现场

传承非遗,匠心品质

      2020年10月末,傅连兴与中叙堂正式签约,担任中叙堂红茶首席茶叶工程师,在桐木茶厂共建中叙堂桐木红茶研究站。

中叙堂桐木红茶研究站成立
       传承中华文化,共茶叙未来。对匠心与品质的坚守,对技艺与茶文化的传承,是中叙堂与傅连兴的合作基石,也是目标,更是不断践行的中国茶,中国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