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中秋的临近,
大家的中秋礼品都备好了吗?
小叙建议,茶礼绝对应占有一席之地。
今天的申时茶叙,一起看看
顶流们都在送什么茶呢?
茶为国礼,顶流创造顶流
1972年尼克松访华,这被称为是中美邦交的破冰之旅。
这么大的场面,什么样的“见面礼”才能镇得住呢?
最终,还是由茶叶担此大任。
两国元首会晤期间,周恩来总理代表毛主席送了尼克松一份茶叶。
轻飘飘的也没啥份量。尼克松大约也是懵的。
周总理解了惑:这茶叫做大红袍,母树在全世界范围只有三棵,
每年产量不到一斤,这近一半的茶叶相当于送了半壁江山呐。
因为这个典故,大红袍也成为了知名度最大的茶界顶流。
而受人敬爱的周总理最喜欢的是六安瓜片,
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的一种绿茶。
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首次访华,
总理就使用六安瓜片茶来接待,并作为国礼赠送。
以茶送礼的习惯,也被延续了下来
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
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央政府送给首任香港特首
董建华的礼物还是茶中之王——大红袍
只是这次仅20克。2006年之后母树大红袍便不再采摘。
茶为雅礼,文艺顶流必选
欧阳修,北宋文艺界顶流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
作为一代文宗,“天下翕然效之”,欧阳修的交际圈很大,
礼尚往来,物资的馈赠交流是欧阳修日常生活中相当重要的活动。
证据就是:在欧阳修存世的744通书简中,有304通涉及物资往来。
欧阳修有一位好友,叫做蔡襄,精于书法,被称为宋四家之首。
有一回,蔡襄为欧阳修的书《集古录目序》刻石,其字尤精劲,为世所珍,
欧阳修则以“鼠须栗尾笔、铜绿笔格、大小龙茶、惠山泉等物”为润笔。
君谟大笑,以为“太清而不俗”。
而这个大小龙茶还与蔡襄有关。
蔡襄作为福建路转运使的时候,将当时的龙凤团茶(八饼重一斤),改造为小片龙茶,其品绝精,谓之小团,凡二十饼重一斤,其价值金二两。
可见,欧阳修所选的润笔礼,确实是不俗的宝贝。
以茶代礼,自古有之
重如国礼,如“文玩界皇帝界顶流”乾隆皇帝
送友邦、送臣子都喜欢送茶。
特别是送友邦,那都是以车为单位的送。
雅如士大夫之礼,除了欧阳修以茶作为润笔费
更多的文人雅士将茶作为友谊的馈赠。
这是真·朋友情·茶中叙。
送茶,喝茶,敬友谊,写下了多少诗作。
-END-